新冠“乙類乙管”、雙向重開國門:我們的生活正在“正?;必煸u
盡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免感染一次新冠,甚至可能不止一次,但新冠絕對不會再主宰我們的生活,防疫還會重要一段時間,但絕對不會再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從而其他一切都為它讓路,其他一切都圍繞著它轉,除了防疫與生存其他一切都是“非必要”。這意味著我們生活的目標、偏好、priorities(優先事項)會按照我們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意義的追索而重新排序,所謂的“非必要”都會重新回來,重新獲得其應有的權重。
責任編輯:溫翠玲
今天,2023年1月8日,是一個標志性的日子。
首先,從今天開始,對新冠實施“乙類乙管”,意味著從法理上正式取消了對新冠的“乙類甲管”防疫政策,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施行隔離、判定密接及劃定高風險區等措施。實際上,在一個月前“新十條”出臺后,這些措施就因失去實質意義而很快消失了。不過,法理上的確認也很重要,也宣告了為這些措施而設的健康碼、場所碼等各種碼的法理終結。
“新十條”是防疫政策實質上的重大調整。所謂“實質上”,一是指輕癥“一般”居家隔離、放開跨省人口流動等核心措施的出臺,意味著在承認奧密克戎超強傳播力新形勢下,防疫政策進行實質性放松,讓過去許多地方一刀切、層層加碼失去了激勵,由此導致激勵方向的根本性改變;二是指名義上還保留著某些“乙類甲管”的措施。
“乙類乙管”正是對這兩個方面的系統性廓清:不僅從法理上清除了名義上還存在的某些防疫政策,還意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