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民營經濟、服務業是蓄水池和穩定器
? 只要放手讓民營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家們就能在市場上開拓一片天地。
? 很多人在盤算著回幾年未回的老家看望親朋好友,有人則計劃趁春節假期外出旅游。很多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家,也做好了迎接中國游客的準備,疫情期間幾乎完全冰封的跨境旅游,也要回來了。
就業,是2022年最火的話題之一。
就業話題火,火在“就業難”。年中畢業季,前所未有的1076萬大學畢業生,讓2022年再次成為大學生“最難就業年”?!按髲S”裁員潮也愈演愈烈,“35歲就業危機”成為懸在很多打工人頭頂的利劍。
當然,也有一些好消息。據新華社報道,2022年12月2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2022年全國共新增城鎮就業1200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但是,會議也強調,當前穩就業壓力依然較大。
嚴峻的就業形勢,也讓就業成為政策關注的重點。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再強調穩就業的重要性。
如何穩就業?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在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精神時給出了答案:穩就業,一方面要落實落細就業優先一攬子政策,財稅、金融、投資、產業等政策實施都要堅持就業優先導向,另一方面,要支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產業和企業。
提到就業容量大,非民營經濟莫屬。民營經濟吸納了中國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近年來,外賣、快遞、網約車等互聯網平臺企業也對增加就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創新業務所產生的新就業形態,已經成為創造就業的重要力量。平臺經濟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獲得了肯定,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中大顯身手。
而就業容量大的產業,則首推服務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例超過了48%。餐飲、旅游、商業等服務業,都是吸納就業的大戶。但近幾年,由于疫情原因,餐飲、旅游、線下商業等服務行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大批從業人員被迫失業。
但是在這樣困難的形勢下,仍然有不少民營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擴大經營,為新增就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以萬達集團為例,在2022年新開業55個萬達廣場、27個萬達酒店、105家萬達影城、61家寶貝王樂園,創造了20.1萬個服務業就業崗位,占全國新增就業總量近1.7%。萬達集團連續11年新增就業超過全國當年新增就業總量的1%。
在萬達廣場舉行的招聘會吸引眾多求職者
僅一家民營企業,一年就新增就業20多萬人,民營企業、服務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在如此困難的形勢之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充分體現了民營經濟、服務業作為就業蓄水池和穩定器的作用,也充分展現了民營經濟的韌性。只要放手讓民營經濟發展,民營企業家們就能在市場上開拓一片天地。
隨著中國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政策,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乙管”,餐飲、旅游、文化產業等線下服務行業,必將迎來復蘇。元旦前后,一些大城市渡過第一波感染高峰,海南三亞迎來了第一波復蘇消費的熱潮。久違的游客來到三亞,帶動了三亞的酒店、餐飲、出租車等行業,甚至連防曬霜也成為熱銷商品。而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旅游出行網站的訂單量也大大增加。很多人在盤算著回幾年未回的老家看望親朋好友,有人則計劃趁春節假期外出旅游。很多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家,也做好了迎接中國游客的準備,疫情期間幾乎完全冰封的跨境旅游,也要回來了。
隨著這些線下服務行業的復蘇,再加上更強有力的穩經濟措施有望進一步出臺,讓人有理由對2023年充滿憧憬。民營企業、服務業,也必將抓住機會在實現自身復蘇發展的同時,為促進就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網絡編輯:kuangyx